中国停购大豆,特朗普出招的前一刻,美国遭到了“后花园”的背刺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1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91

美国大豆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随着新一季大豆即将迎来收获期,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中国却迟迟没有发出采购订单,这一反常现象让美国农业界忧心忡忡。就在特朗普政府绞尽脑汁思考如何促使中国下单之际,南美大陆传来的突发消息彻底打乱了美国的计划。

9月22日,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阿根廷突然宣布重大政策调整:即日起至10月31日期间,全面暂停征收农产品出口税。这项政策实施的时间节点,恰好与美国大豆集中上市期完全重叠。要知道,此前对大豆出口征收的26%高额税率一夜之间归零,这一突如其来的政策转向让美国措手不及。数据显示,政策公布前阿根廷大豆价格已较巴西低10%以上,与美国大豆基本持平。消息一出,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应声暴跌,创下近六周新低。美国农业市场分析师惊呼:这完全打乱了我们的预期!

对美国豆农而言,这无疑是屋漏偏逢连夜雨。今年美国大豆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已锐减500万吨,而中国这个最大客户又迟迟不见动静,美国大豆协会的焦虑情绪与日俱增。特朗普政府原计划通过9月23日与阿根廷总统米莱的会晤来扭转局面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专程陪同。但令人意外的是,就在会晤前一天,米莱政府就投下了这颗政策炸弹——取消26%的出口税。

展开剩余67%

国际经贸专家莱恩·阿克雷分析指出:如果特朗普政府能争取到阿根廷的支持,在中美贸易谈判中还能多些筹码。但现在阿根廷直接取消出口税,这个设想彻底落空了。米莱政府的算盘其实很明确:一方面阿根廷国库美元储备告急,通过免税政策可以快速刺激大豆出口创汇;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国内农民消化积压的2000万吨库存大豆。

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买家,在这场变局中占据了绝对主动权。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已形成巴西为主、美国为辅的新格局,2024年巴西大豆占比高达71.1%,美国份额则萎缩至21.1%。今年6月单月数据显示,巴西大豆更创下占中国进口总量86.6%的惊人比例。如今阿根廷又加入低价竞争,中国采购商完全可以优中选优,彻底摆脱对美国大豆的依赖。

更关键的是,中国目前拥有充足的大豆储备。国际粮商分析报告显示,中国现有库存足以维持到12月底,加上约600万吨的战略储备,完全可以支撑到明年2月巴西新豆上市。这意味着中国短期内根本没有采购美国大豆的迫切需求。

虽然农业部预测中国在2025/26年度将进口1.12亿吨大豆,但在巴西和阿根廷双重选择下,中国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择优采购。面对美国农民日益高涨的抗议声浪,特朗普曾要求中国将采购量提升2-3倍,但现实是中国根本不为所动。

究其根源,当前困境正是美国贸易政策反噬的结果。此前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关税导致中美贸易关系恶化,使美国大豆在华市场份额从历史高位暴跌至约20%。这深刻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——中国通过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,已成功构建起包括巴西、阿根廷在内的多渠道供应体系,彻底摆脱了对单一国家的依赖。

美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挑战具有深层次原因:一方面,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削弱了美国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;另一方面,中国通过完善储备体系、拓展进口渠道,建立了更安全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。阿根廷取消出口税事件只是印证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:在全球贸易多极化时代,没有任何国家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

这次后院失火事件给特朗普政府上了深刻的一课: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,企图通过强权政治主导国际贸易的做法已经行不通。中国拥有充分的战略选择空间,其他国家也都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,没有人会永远听从美国的指挥。

阿根廷的政策调整不仅冲击了美国大豆市场,更暴露出美国贸易霸权体系的裂痕。未来国际贸易必将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,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远垄断市场话语权。这场大豆贸易变局,正在重塑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新秩序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下一篇:没有了